新闻动态

NEWS

我国电化学储能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发布者:发布时间:2023-09-20

我国电化学储能产业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已经开始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但产业发展仍然面临一些问题。

(一)国际标准创制滞后

发达国家都在积极创制储能标准,抢占行业发展的国际话语权。国际电工委员会、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美国保险商试验所、德国技术监督协会、韩国技术标准署等国外机构编制了储能产业及安全的相关标准。

我国已经在电化学储能产业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开展了大量的科研和实践,具备创制技术标准体系的基本条件。但是,我国在电化学储能领域的标准创制尚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国际标准的创制严重滞后于产业发展,与我国电化学储能产业的国际地位不匹配。

(二)芯片及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

我国电化学储能产业已经形成了从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双极板等关键材料生产,到电池模组和电堆生产、电池制造及后端应用市场开发的完整链条。但是,产业上下游的供需不平衡,仍然存在一些“卡脖子”环节,控制芯片、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高端隔膜、涂布机模头、激光器激光头等核心零部件仍依赖进口。

(三)电池设计仿真软件亟待突破

设计仿真软件一直是我国工业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电化学储能产业也是如此。目前,我国大多数电池企业使用的是西门子、COMSO、Gamma Technologies、Ansys等国外企业的设计仿真软件。虽然,国内已经涌现出了十沣科技、屹艮科技、易来科得、鸿阳智能、海仿科技等一批电池设计仿真软件企业,但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不高,距离实现国产替代还有很大差距。电池设计仿真软件对整个产业发展的束缚远超核心零部件的“卡脖子”程度。

(四)原材料存在瓶颈限制

国际能源署报告显示,我国锂离子电池产量占全球四分之三。但是,我国锂资源储量仅占全球的6.15%,锂资源对外依存度近80%。上游原材料是我国电化学储能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全球锂资源的储量非常丰富。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发布的《全球锂、钴、镍、锡、钾盐矿产资源储量评估报告(2021)》,截至2020年,全球锂矿(碳酸锂)储量1.28亿吨,资源量3.49亿吨。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2021年的数据显示,全球锂资源储量约2200万金属吨,折合碳酸锂当量接近1.2亿吨,静态可采年限达到220年。但锂资源的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南美“锂三角”(阿根廷、玻利维亚和智利三国毗邻区域,占全球储量的58% )、澳大利亚、中国、美国、刚果(金)和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目前,各国高度关注锂资源供应安全,纷纷将其列入关键矿产目录,锂资源大国开始推进锂矿国有化,并限制出口。南美“锂三角”正在加速打造“锂业欧佩克”,提高锂资源的控制权和定价权,这将对我国电化学储能产业的发展造成直接冲击。

(五)大量企业涌入导致“劣币驱逐良币”

随着储能市场需求爆发,电化学储能成为资本竞逐的新赛道。由于储能产业的标准体系尚不完善,行业门槛较低,新注册企业数量暴增。根据企查查的数据,截至2023年5月10日全国储能相关企业达到89074家。其中,2022年新注册储能企业达到3.87万家,2023年上半年新注册储能企业已经将近2万家。

储能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50人以内的占比40%,100~1000人、1000~10000人规模的企业占比均为1%,万人以上规模企业仅14家。并且,新成立的储能企业58%无人参保。储能企业的良莠不齐导致产业面临价格战、无序竞争的挑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业的良性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多处涉及新型储能!山西印发调节性电源建设运营监管方案

Copyright(©) 2021上海玫克生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沪ICP备19014088号-1

美克生能源
绿电来
  •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021-37686609

  • 业务合作 Business Line

    021-37686608

  • 地址 Address

    上海市闵行区泰虹路456弄11号(新华联国际中心11号楼)
    浙江公司:杭州市余杭区欧美金融城T6幢26层
    江苏公司:无锡市新吴区融智大厦C栋8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