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双碳”目标及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大背景下,储能市场迎来大爆发。产业链上的新老玩家正迅速展开布局,抢占市场,作为储能产业链的中游环节,
储能系统集成商上承设备提供商,下接储能系统业主,已经成为储能行业的必争之地。
从市场需求来看,在国内,储能利好政策不断落地,可再生能源配储需求增加,也为储能装机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国外,欧洲能源价格持续攀升,导致居民电价飞速上涨。这也提升了储能经济性,使户用储能需求激增。叠加美洲市场高速增长,使得海外储能市场高景气度显现。
国内外市场需求共振,储能市场一片繁荣景象。
储能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原材料、中游设备提供商和系统集成商以及下游终端用户三个环节。一套储能电站系统,一般由系统集成商将电池组、储能变流器(PCS)、电池管理系统(BMS)、能量管理系统(EMS)、热管理和其他设备等组合,再售于下游客户。
除了PCS和电池厂商,储能系统集成商异常活跃。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表示,国内头部系统集成商企业订单量同比增长1~10倍,订单生产排期已经到2023年Q1。
储能赛道火热,入局者众多,储能电池企业、PCS企业、电网系企业、风电光伏制造商、电气设备制造商等都涌向了系统集成领域。系统集成商之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
目前储能系统集成领域,多模式并存,常见的有全产业链自产、专业集成和设备商转型集成商三种模式。第一类,电池、PCS等储能设备均由自己生产,从而做系统集成;第二类,专业集成,设备全部采用外购;第三类,设备商以企业自身产品为基础,由单一设备供应商向系统集成商转变。
行业人士表示:对于系统集成商而言,主要竞争在于客户资源和项目资源。
目前国内发电侧储能需求主要来自强制配储,电力集团作为新能源开发项目的总承包商,也是招标项目的主要来源。在用户侧储能项目,市场主要来自当地的优质企业客户资源,不过,目前储能系统集成商的集中度并不高,每年的排名也有变化。储能集成系统处于竞争初期,差异化竞争格局初显。
业内专家认为,储能系统集成看重集成商的集成效率、成本控制以及对零部件和下游应用的理解,在系统优化、效率管理、成本管控以及应用经验具备竞争优势的供应商有望在储能市场规模扩大中受益。
“储能系统集成考验着集成商对于电力电子技术、电化学技术、热管理技术等综合技术能力以及对新能源电力、储能系统的理解。在不同应用场景中,集成商还需要承担风险责任,没有风险把控力是很难持续做下去的,而这需要更具实力的企业才能做好。”一位储能企业人士向记者表示。
储能经济性和安全性的两大共同追求推动着储能企业通过系统优化和技术升级来降低储能系统成本,同时保证安全可控,而这也成为系统集成商的竞争点。
美克生能源开发的奇巧系列工商业储能产品是典型的用户侧储能集成产品,是依据自身在储能安全领域的技术优势延伸开发的储能集成产品,也是首款搭载PSS系统的储能产品。PSS系统是美克生能源自主研发的电池预诊断系统,可以为每节电芯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血液级”安检评估与精准运维,集合智能诊断、长期预测、运维指南等功能,实现电芯免拆检测,将“预防做到消防前”,真正做到让储能电站更安全。目前PSS系统已应用于多家央国企储能项目,累计管理超1.7GWh的储能资产。
储能集成商投资用户侧储能,涉及投资回报率问题,要求储能系统的循环效率更高、损耗更低、寿命更长;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时间、充放电功率都会影响用能效率及电站寿命,美克生能源自主研发的绿电来OS相比于相对于市面上传统的能源管理系统,电力预测精度更高,免拆解云诊断,提供电池健康状态评估、电池状态校正、电池剩余寿命预测等服务,为运维人员提出科学建议,提供更优的充放电策略,让电站更长寿,更赚钱。
在“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目标和新能源革命的大背景下,储能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唯有实力过硬,才能从容面对技术变革和市场变迁,美克生能源将继续深耕数字能源及储能领域,持续开发储能系统集成市场,打造领先的硬核产品力,助力构建零碳社会的美好未来。